本书名为《无字天书》。因为伏羲画八卦时,还没有文字。伏羲通过八卦表达了天地万事万物的道。本书旨在解释易经八八六十四卦,因此取名无字天书。
在学习本书前,希望大家了解一些事情,八八六十四卦讲的是道。3000年前,周文王怕大家不理解,因此写上了卦辞大象爻辞。周文王的解释是十分贴近八八六十四卦的道的。之后,2500年前孔子怕大家不理解,又写上了彖辞小象以及十翼。孔子的本意是好的,但是他的注解已经有一些偏离道了。从孔子和老子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来。老子问孔子,易经说的是什么?孔子回答“仁义”。这“仁义”二字一出就说明孔子错了。易经乃是说的道,怎么变成“仁义”了。把易经的档次大大地降低了。我们可以看到彖辞中经常出现“时义”,改成“时道”更好。
接下来我解释一下“道”和“义”的区别。老子《道德经》第38章:“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”,“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”。上德是最接近道的。无为而无以为:顺其自然地做事而且所做的事情没有目的性、功利性。为之而有以为:(由于能力或其它因素)做事没能完全顺其自然而且所做的事情有目的性、功利性。可见义的境界远低于道。所以凡是彖辞小象中出现“义”,记住最低要求是“义”,最高要求是“道”。
我继续阐述一下“道”和“义”的表现。禾苗成熟了,人们进行收割,这符合“道”也符合“义”,可见“道”和“义”有时候是一样的表现。华佗是天下名医给大奸大恶的曹操治病,这符合“义”,也就是所谓的医者仁心。但不符合“道”,治活了曹操,给世间带来多少黑暗?这从“道”的层面来说就是助纣为虐。最终华佗也是惨死狱中。所以老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,不能讲仁义啊,而应该讲道德。对于任何事情应该进行研判,符合道德吗?如果符合道德,即使违背仁义也应该做。刘备带荆州百姓逃亡,符合仁义,但是不符合道德。因为百姓的悲惨结果是可以预计的。讲究仁义,违背道德的事,古往今来举不胜举,望大家以后要明辨其中的关窍。
辨析易经到底是讲道德还是讲仁义是非常重要的。因为如果易经是讲仁义的,那么凡事按照易经做,终究有后患,因为仁义有为(违背自然规律)。而易经是讲道德的,那么只要完全按照易经做,则没有后患,因为道德无为(不违背自然规律)。